備課如何備學生——從一次掌聲引發(fā)的思考

2019-10-23 10:15 發(fā)布

暫無內(nèi)容  年級 / 2244 0 0

   課堂中,給上課教師鼓掌,是課成功的信號,因此,聽到課堂中的掌聲,是每個教師夢寐以求的事。然而,當我自己班的學生給我鼓掌時,我卻一下子有點不適應——這只是一節(jié)日常的、普普通通的數(shù)學課呀,有這樣的必要嗎?

在感動于我的學生天真、熱情之余,自己已經(jīng)在思考掌聲背后的問題。
靜心想來,學生給我掌聲,無非是因為我在課前作了一點小思考,課上用了一個并不太精彩的比喻,而就因為這些不起眼的小事,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理解得透徹了,學得快樂了,一高興,就拍起手來了。
再深入一想,這事或許會對老師們有點啟發(fā),尤其是可能會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年輕教師對備課工作的認識。因此,特寫下點文字,和老師們交流。

1

情境再現(xiàn)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畫平行線。你們的紙上都有一條直線(圖1),你能畫出它的平行線嗎?

(直線印在一張白紙上,與白紙的邊不平行。讓學生嘗試畫出它的平行線,因為學生不知道方法,都是憑目測憑感覺畫的,基本上都畫不好,很多“作品”一看就不是平行的。學生都眉頭緊鎖,一籌莫展。)

師:下面由老師作示范,請大家來看看可以怎樣畫?

師:畫平行線就像開火車。先拿一塊三角板當火車頭,讓它的一條直角邊和這條直線吻合。(如圖2)

師:火車頭要開,就得給它配一條軌道,軌道建在哪里呢?(略作停頓,給學生想象空間)建在它的另一條直角邊上!(如圖3)

師:拿一把直尺貼上去,軌道就建成了。(如圖4)

師:現(xiàn)在我們可以沿著軌道開火車嘍!

我按住直尺,把三角尺上下滑動,然后停在某處,沿著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畫出一條直線。拿開尺,兩條線清晰地呈現(xiàn)在紙上,學生見狀,齊聲“哇”地叫了起來,隨后掌聲響起……


2

案例解讀
案例中教師講授和演示的教學方法,是很傳統(tǒng),甚至是有點“落后”的。讀者也很難看出這有什么精彩之處,甚至會疑惑,這樣的過程,值得鼓掌嗎?
那么,我為何要這樣去設計?學生為什么又會認同呢?
畫平行線,是一項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掌握的技能。說它簡單,因為讓學生畫一組平行線,學生都會很聰明地利用數(shù)學簿的平行格子,或者利用三角尺內(nèi)框和外框,隨便一描,平行線就出來了。
說它難,因為數(shù)學老師都有體會,當學生面對一條不是水平(或不是鉛垂)的直線時,要畫它的平行線,學生就畫不好了。尤其是動手能力差、空間觀念弱的學生,拿著一把尺,翻來覆去左右調(diào)整,卻就是擺不好,這樣的現(xiàn)象,總令我們徒呼奈何。
因此,在備課時,我就在思考,得想一個辦法,實現(xiàn)兩個目標。一是要糾正學生對畫平行線就是畫兩條水平線的片面觀念,二是要讓學生印象深刻、牢固扎實地掌握這項作圖技能。
思考之后,我決定采取兩點措施。
其一,欲揚先抑。一般,老師教平行線,第一組材料,總是畫一條水平線的平行線(教材例題也是如此)。但是,這樣的要求,對學生而言,思維挑戰(zhàn)性不強,容易使學生覺得無非就是拿把尺放平了,“毛估估”畫一畫就行了。
而我故意呈現(xiàn)了一條斜的直線要求畫平行線,這就在視覺上、在思維上,給學生制造了難題。當學生在自己嘗試去畫平行線,遇到很大困難,基本上都畫不好時,學生的困惑心情會不斷高漲——到底怎么畫才能畫出平行線來呢?此時,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是強烈的,他們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是教學的最好時機,趁著這樣的時機,教師站出來,把畫平行線的方法作講授演示。這樣的處理,使得學生對新知的關(guān)注度達到了最高,最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新技能的掌握。因此,我覺得,故設“門檻”,欲揚先抑,是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其二,巧用比喻。上述案例中,用兩把尺畫平行線的方法,每位教師都在教。但是,怎樣去教,才能讓學生會熟練地擺放,并且長久不會忘記?我想到了一個不太貼切的比喻——開火車、建軌道!
于是,抓住幾個要點,步驟細致地介紹了整個過程:火車頭怎么放?軌道建在哪里?有何要求?如何運行?這些講法,盡管在我們教師看來,或許覺得是幼稚和不貼切的。
但是,學生就是學生,在他們幼小的心里,卻為此感到稀奇。而且,當他們發(fā)現(xiàn)教師利用這樣的火車和軌道,畫出了一組標準無比的平行線時,他們早就為這樣“拙劣”的比喻所折服了。
送上點掌聲,恐怕可以說是發(fā)自心底的。我們還可以想象的是,此時,沒有一個學生不急著想去嘗試這樣建軌道、畫平行線的方法。我們甚至還可以預見,學生這樣去實踐操作了一兩遍之后,再要忘記這樣的方法,或許也是很難的事了。

3

分析思考
從這件事,我不由得想起我們的備課工作。我覺得,備課時關(guān)注學生,即“備課要備學生”,實在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要求。
那么,我們到底如何去“備學生”呢?我認為重點可關(guān)注以下幾個方面:
1.備課時要摸清學生的認知障礙
任何一個知識點,學生(或部分學生)在學習時,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障礙。如理解上有些難度,表達上不太順當,操作上難以模仿。這些情況是都是學習中的正?,F(xiàn)象,我們的教學工作,就是要幫助學生跨越這些障礙。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學原本就是為了“解疑釋惑”而存在的。所以,作為教師,在備課時,應當著力于分析學生學習中將會遇到什么問題,這些問題緣何會成為學生的障礙,以及這些問題對學生造成的障礙有多大,等等。
實現(xiàn)這個目標,有兩種途徑。教過這個內(nèi)容的教師,可以通過回憶原來的經(jīng)歷,或翻閱原來備課的反思,找到相應的教學經(jīng)驗。沒教過這個內(nèi)容的教師,可以仔細閱讀教參的說明,也可以從相似內(nèi)容的教學中進行類比,或者直接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聯(lián)想,從而確定學生學習的障礙之處。
比如,筆者就是記得以前教學生畫平行線時,學生總是擺不好兩把尺子,因此想到要編造一個有趣的比喻來強化學生的感知。
通過以上途徑,找到的所謂學生學習的“障礙”,事實上就是我們經(jīng)常講的“教學難點”。我們都知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一堂課的基本要求。
因此,在備課時深入鉆研教材,仔細閱讀教參,想學生之所想,摸清學生的認知障礙,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過程,這絕不是一句講講而已的話,這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根本。
這樣的要求,在網(wǎng)上教案泛濫的今天,在很多年輕教師盲目使用他人教案的今天,尤其具有現(xiàn)實意義。
2.備課時要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其學習心理如何,會影響他們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度。這個學習心理,在這里指的是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tài),或者說就是情感態(tài)度。如是否是身心愉悅地參與了,是否是思維活躍地思考了,是否是積極主動地探究了等。
可以這樣講,教學能否取得好的效果,是跟教師在備課時對學生學習心理的把握情況及在此基礎上采取的相應教學方法緊密相關(guān)的。
以上述案例為例:如果教師還是采取如教材例題那樣讓學生畫水平線的平行線,可能就很難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如果教師不讓學生自己嘗試畫平行線,學生沒有親身遭遇畫不好平行線的困境,可能就很難引發(fā)學生對教師講授和演示的高度關(guān)注;如果教師是采用非常嚴謹?shù)臄?shù)學語言來介紹畫平行線的方法,可能就很難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記住作圖的步驟。
可見,在備課時,教師除了要吃透教材,還應該要去認真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并將此作為設計教學的要素來考慮。
具體說,如創(chuàng)設情境時,我們要想,怎樣的情境,學生才感興趣?設計問題時,我們要想,怎樣的問題,才對學生有挑戰(zhàn)性?
設計語言時,我們要想,怎樣的表達,才能使學生覺得直觀有趣……如果每節(jié)課的設計,我們都能這樣去考慮,那么我們的課堂就能夠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我們的教學也一定會有很高的效益。
然而,這個要求,很多年輕教師卻很忽視。有些教師覺得,備課,無非就是步驟清晰、過程詳實地寫下各個環(huán)節(jié)。有些教師認為,備課,關(guān)鍵是要看教學設計是否能使自己在課堂上便捷地實施。殊不知,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缺少了對學生的關(guān)注,備課就失去了它基本的意義。
3.備課時要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法和學法的合稱。或許有人覺得,設計學法是“備學生”,但教法是教師層面上的工作,這與“備學生”似乎關(guān)聯(lián)不大。其實不然!
教學中,教師采取了什么教法,學生相應地就會主動(或被動)地運用某種學法。
如教師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學生就是在探究式學習;教師用了演示法,學生就是在用觀察法。
可見,課堂就是教法和學法的和諧統(tǒng)一體。因此,在備課時,有效教學方法的設計,實際上是直接指向于學生、直接關(guān)系到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重要工作。
在當前,很多年輕教師備課時很喜歡設計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如啟發(fā)式教學、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而對于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講解法、練習法,往往覺得是過時的、落后的方法,因而很少采用。
事實上,各種教學方法并無高低優(yōu)劣之分,教學采用哪種方法,關(guān)鍵是要看相關(guān)的教學內(nèi)容,用怎樣的方法去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最能達到這個功效的方法,就是這堂課(或這個環(huán)節(jié))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如案例中,清晰的演示和生動的講解,同樣實現(xiàn)了學生對知識的牢固掌握。可見,我們在備課時,還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學生特征等各種因素,進行全面地籌劃和衡量,從而慎重地確定一節(jié)課該采用的教學方法。這樣的過程,也是備課工作必不可少的要求。
以上三點,是備課中老生常談的要求。備課還有諸多要求,筆者的一個小小案例,難以表述完備。我無非是借助此文,希望我們的年輕教師對備課工作進一步重視,在備課時,再多想想學生,再多一些思考,真正以高質(zhì)量的備課來提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