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的母親出生于1959年。
我小時候最喜歡聽母親講她小時候的事情。
母親說,她小時候全村人都在隊(duì)里的大食堂一起吃飯,大人們必須去干活才有的吃。我問母親:“都干什么活呀?”母親告訴我:“春天耕田種地,秋天收割晾曬,冬天刨糞送糞?!蔽覇柲赣H:“什么是刨糞送糞呀?”母親說:“刨糞送糞就是在夏天農(nóng)閑時,把人或牲畜的糞便收集在一處大坑里,冬天凍了之后,再用镢頭刨成小塊,運(yùn)到田地里做肥料。
母親說,她出生的第二年就趕上了村里鬧饑荒。全村人都吃不飽飯,每天還要下地干活。晚上,人們都餓得睡不著,就把褲子的腰帶緊了一圈又一圈。母親4歲時,外婆瘋了,全村人都說外婆是被跟上不干凈的東西了。于是,白天干完農(nóng)活的村里人就把外婆圍在人群中,中間燒著紅紅的柴火,把外婆往火堆里推,說是要把不干凈的東西燒死。后來,又演變成圓心外的一群男人用皮鞭狠狠地抽外婆,說是要嚇走那個不干凈的東西。外婆那凄慘的叫聲充斥在60年代的夜空中,讓母親每每憶起時都不自覺流出眼淚……
母親6歲時,就開始上山撿糞了,她腳上穿的鞋從來就沒有后跟,腳后跟就一直露在外面,春夏秋冬一直如此。母親11歲時,開始打磙子。我問母親:“什么是打磙子?”母親說:“我們那時候種地,最前面是由兩匹馬或兩頭牛拉著犁,后面一個人扶著犁,在犁好的地壟里還有一個人撒種子,再后面還有一頭牛拉著石磙子,把撒好但沒有被土蓋上的種子,用石磙子碾一遍,防止種子風(fēng)干發(fā)不了芽。”而母親就是那個趕??刂剖拮拥娜?,俗稱“打磙子”。
母親15歲時,家里已經(jīng)7個孩子了。每頓飯,每人一筷子,第二筷子飯已經(jīng)沒有了。村里像母親一樣大的孩子們實(shí)在餓得慌,就跑到隊(duì)里,等飼養(yǎng)員燜好一鍋喂牲口的山藥時,一哄而搶。也是在這一年,母親5歲的三弟生病了。村里看完去縣里看,但都沒查出病因,和村里人湊了200塊錢去張家口依然沒有確診,說是讓去北京看,但是沒有錢去,不久,三舅就去世了。臨死之前,三舅對母親說:“大姐,你給我去借一碗面,我就想飽飽的吃一頓莜面。”可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心愿都沒有實(shí)現(xiàn),因?yàn)?,人們都沒有富余的面借給別人。
母親的整個童年和少年都充滿了饑餓和勞累,那時候,沒有一個人是吃得飽的,那時候,是沒有幾個人不干活兒的。
我問母親:“你小時候就沒有什么開心的事嗎?”母親說:“最開心的?那就是農(nóng)閑時或打井累了時聽老人們講故事。在漆黑的夜晚,女子打井隊(duì)打井累的時候,小一點(diǎn)的孩子就會纏著隊(duì)里年老的美玲阿姨講故事,故事大抵都是鬼故事和革命英雄的故事,有時候講累了就講《曹操三十萬大軍過河》——撲通,一個,撲通,一個……”“還有呢?”我問?!叭f大軍過河吶,得一個一個過了哇?!蔽倚r候也喜歡纏著母親講故事,母親也會給我講《曹操三十萬大軍過河》,大多數(shù)時候,我都是在曹操三十萬大軍過河的陣勢里睡著了,但是第二天還是不忘問母親:“過完了嗎?”
母親18歲時,才開始上夜校。干完農(nóng)活或農(nóng)閑時,村里的孩子們被集中起來學(xué)認(rèn)字寫字。母親就是在那時候?qū)W會自己的名字的,母親還學(xué)會了給自己記工分。但,往往學(xué)不長時間就會被外公外婆叫回家哄弟弟妹妹。
母親說,她小時候雖然很餓,很苦,但是生活卻也蠻充實(shí)的。
(二)
我是個80后,出生在一個小村莊。我的父親是個文盲。他小的時候只讀過幾天書,因?yàn)闆]錢買筆和本所以就不念了。我的母親也是文盲。她說,她只讀過幾天夜校。她,只會歪歪扭扭地寫自己的名字。母親說,他們小時候總是吃不飽飯,地是全村人一起種一起收,糧食是隊(duì)里統(tǒng)一發(fā)放。
而我的童年卻像踩著七彩祥云,小時候,村里人都住著土坯房,院落很大,房前有菜園,屋后有小樹,遠(yuǎn)山淡墨中帶著深沉,牛兒吃草,羊兒漫步,小溪潺潺,倦鳥歸林。春有耕作,秋有收獲,人們總是恬淡而忙碌地過著自己的日子。農(nóng)忙時,人們?yōu)榱粟s時節(jié),總是披星戴月地勞作。鐮刀收割莊稼聲在靜謐的月空下那么清晰,那么悠揚(yáng),像一首首交響樂,時而低沉,時而高亢,時而憂愁,時而歡暢。那時的小孩們,就在這靜謐的夜晚,聽著父輩們編制的一曲曲交響樂,在靜默的等待中漸漸睡去。
等到大人們終于把收割好,扎成捆的莊稼都拉到各家場面時,大人們似乎才敢喘口氣。而此時,卻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場面里,一垛又一垛的莊稼是孩子們天然的游樂場!白天,大人們把莊稼均勻地鋪開在場面里(俗稱鋪場),曬干后,拖拉機(jī)帶著碌碡一圈圈地碾壓(俗稱碾場),碾好一面,再把莊稼翻一面(俗稱翻場)再碾,以免碾不干凈。小孩子們就在這忙碌中從這家的場面跑到那家的場面,歡樂的笑聲就從這家的場面?zhèn)鞯侥羌业膱雒?,一直傳遍整個村莊。碾完后,大人們會把碾下的糧食和秸稈分離(俗稱出秸),出完秸稈把糧食收成堆,天色也基本暗了下來,大人們會在吃過飯后,再看看場面里的糧食。
八月的鄉(xiāng)村夜晚,秋風(fēng)涼爽,月光皎潔。孩子們在場面里捉迷藏,有時,為了藏得更隱蔽些,就在剛出的秸稈垛里挖一個洞,洞口再用秸稈遮起來,小伙伴們找著找著就忘記了,夜?jié)u漸深了,藏在秸稈垛里的小孩兒也漸漸睡著了。月光靜靜地流淌,每家的場面里都盛著一年的好收成,蟋蟀不時地再奏幾曲秋的贊歌,那美妙的景致,實(shí)在是令人沉醉!
再大些,我們不得不跟著父母下地勞作。可我總是鋤地鋤不了幾下就累得不行了,割地,更是一割就割了自己的腿。父母也總是在這個時候教育我和弟弟:“你看看我們,不識字就只能種地,你們長大了不想像我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就要好好學(xué)習(xí),脫離農(nóng)耕?!币彩悄菚r候,我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xué)習(xí),爭取以后不再種地了!種了我也收不了啊。
1999年,我考上了烏盟師范(現(xiàn)烏蘭察布市師范學(xué)院)。學(xué)費(fèi)8179元(學(xué)費(fèi)要一次性交三年的),很多。那時,村子里最有錢的才叫萬元戶,許多親戚就勸我父母不要讓我讀書了,可我父母卻對我和弟弟說:“正因?yàn)槲覀儧]文化,所以才供你們讀書,希望你們以后不要像我們一樣兩眼一抹黑?!碑?dāng)時,父母借遍了全村的親戚也沒有籌夠我的學(xué)費(fèi),是我的母親去她的娘家村才借夠的。2002年,我被分配到鄉(xiāng)鎮(zhèn)學(xué)校教書,每個月都能給家里填補(bǔ)家用了。村子里也有很多的孩子們讀了高中上了大學(xué)走出了村莊。
2008年,北京舉辦了奧運(yùn)會。全國各地的人們都異常地興奮。無論是農(nóng)村還是城市,孩子們上學(xué)不用花錢了,人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這一年,我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一部索尼相機(jī),還買了一部諾基亞手機(jī)。電腦是為教學(xué)服務(wù)的,為了孩子們能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我還學(xué)會了課件制作。相機(jī)是為了旅游時記錄美好瞬間準(zhǔn)備的,手機(jī)自然是為了聯(lián)絡(luò)他人而買的。這一年,似乎還有更多美好的事情發(fā)生!而我卻漸漸想不起來了!
2018年,我35歲,住著樓房,買了自己的車,小時候的村莊也成了人人羨慕的養(yǎng)老宜居之地!藍(lán)天白云,空氣清新,原來的土坯房,變成了一排排的紅磚白墻大瓦房。自來水接到了家里面,土爐變成了暖氣,各式家具一應(yīng)俱全,家家戶戶都用上了互聯(lián)網(wǎng),連我那文盲的父母也聊起了微信。春種秋收也由大型機(jī)械代替了,原來秋忙時,從鐮刀割地到場面的鋪碾翻出,再到糧食回倉,秸稈到家,算算也要一月有余,如今小半晌兒就完成了!
(三)
科技的進(jìn)步遠(yuǎn)遠(yuǎn)快于時代的更迭,歷史的腳步總是先人一步!
新中國成立這70年來,我們雖然沒與您同歲,但總歸是同您一起成長了!我的母親和我,見證了您的成長。這70年的成長足跡讓我們看到了您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我們看到了您由一棵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的全過程!知識改變了命運(yùn),時代造就了輝煌!
我們相信:祖國的明天更加繁榮昌盛!
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