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先知足而后感恩

2019-04-23 00:00 發(fā)布

暫無內(nèi)容  年級 / 1785 0 0

虛云禪師是民國時期有名的高僧。他19歲時在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之后勤修苦行。27歲,他離開鼓山,先后到各地參訪朝禮佛跡。
  有一次,行走在四川某地時,虛云禪師在一座小寺廟里暫住。寺廟旁邊有兩戶人家,一戶人家家境殷實,另一戶人家卻很貧寒。兩戶人家各有一個兒子,殷實者給兒子的都是最好的東西,兒子有任何要求,他都會盡力滿足。相比之下,貧寒者就寒酸得多,兒子能夠勉強吃飽穿暖就是最大的福氣了。
  虛云禪師曾對家境殷實者說:“家雖有余,予子卻不必多,否則如無底之洞,永無滿足?!币髮嵳哳H為不屑,暗道:無底之洞又如何?兒子要再多我都能滿足。
  不久,當?shù)乇┌l(fā)一場瘟疫。殷實者患病臥床,兒子非但沒有在床前伺候,反而責怨父親再也無法如從前一樣滿足自己。相反,貧寒者患病后,兒子伺候床前,端茶倒水,照顧得無微不至。
  殷實者不解地問虛云禪師:“他提什么要求我都會滿足,為何他卻沒有感恩?難道我付出的還不如貧寒者多?”
  “付出不在多寡,而在于讓孩子懂得知足。知足則平和滿足,一衣一飯都當歡喜;不知足則怨懟叢生,永遠想要索取更多,又何來感恩呢?故先知足而后感恩呀!”虛云禪師嘆了口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