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有沒有秘訣?
安武林:我常常會收到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來信,他們問我:作文有什么秘訣沒有?他們想從我這里討走秘訣,我愿意把“多讀、多寫、多看”這六個字復印下來,給每一個寫信求教的朋友裝進信封里。但是,我想,他們肯定會失望的。也許,他們還會說:這也太簡單了吧,我都能背下來。為了不讓大家很失望,我接下來想和大家談談讀書的問題,讀書和寫作的關系問題。世界上最簡單的問題往往蘊藏著最深刻的道理,也是最艱難的,而那些貌似很深奧的問題,其實最簡單不過了。 孩子們該讀什么書? 安武林:我說的閱讀,不是指語文課本。語文課本上的東西,遠遠不能滿足你的要求。也可以說,它是給了你一把鑰匙,而走進閱讀這個房間或者書籍這座寶山,還要靠你自己的努力。讀什么書?當然是經(jīng)典名著了,因為經(jīng)典是最有營養(yǎng)的東西。也許你會說,經(jīng)典的作品有的過時了,太久遠了,對我的幫助不大。這種久遠和過時之感是由于你不了解那個時代,但是經(jīng)典作品之所以流傳并不是由于它準確地描述了當是那個時代的人和事,而是由于它深刻地揭示了永恒的人性。而且,在寫作上,它是一種不可超越的典范。我相信,你沒有讀過比泰戈爾更優(yōu)美的散文詩;想要描寫友情,我建議你看看美國作家E.B·懷特的《夏洛的網(wǎng)》這本童話書;如果你在異鄉(xiāng)讀書的話,那么你再讀一讀《時代廣場的蟋蟀》。經(jīng)典往往是那種能讓我們激動不已的作品,往往是那種有著巨大的真、善、美的作品,那些美的語言像珍珠一樣寶貴,值得我們賞讀、學習。 作文素材從哪里來? 安武林:從90后這代人開始,孩子們更注重自我,注重內(nèi)心表達,但對他人缺乏關注和關心,這不僅是學生作文存在的問題,少年作家也是如此,他們喜歡寫科幻、魔幻、穿越等題材的作品,喜歡寫一切遠離生活的虛構性文學作品,對社會生活和人的生活卻很惶惑。 其實,生活遠比我們的作品有趣,比我們的作品離奇。如若不是,那么這個世界就不叫大千世界了,也就沒有形形色色這個詞了。我經(jīng)常想起童年的田野,到處盛開著的蒲公英。去年春天,我在陽臺外面看見這些小家伙們開了,這讓我喜出望外。我連續(xù)去觀察了它們兩天,然后寫了一首小詩——《蒲公英》。我由衷地感謝生活,感謝大自然,感謝陽光和草叢。如果說我的文字還有一點小小的意思,那么全是生活的恩賜。我也愿意把自己的文字理解為對生活的贊美,就像我吃著面包而感謝莊稼以及勤奮的農(nóng)人還有那肥沃的土地一樣。 作文可以“編”嗎? 安武林: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但作品并不是生活的復制。作品是經(jīng)過作者藝術加工的、生活的藝術化的表現(xiàn),文學作品如此,作文也是如此。真實,并不是要我們生搬硬套,或者說復制生活,而是要經(jīng)過加工處理。真實從進入作者視野的那一刻起到最后進入讀者的視野,是經(jīng)過了一個微妙的變化過程的。我們給與讀者的是藝術的真實,這種真實與虛構并不矛盾。真實的另一個名字是真摯,表達真摯的思想、感受和認識不必有什么顧慮。 在我看來,作文是少不了虛構的。虛構離不開想象力,想象力的無限延伸,不僅能使我們抵達一個新奇的世界,也能使我們創(chuàng)造一個美麗的世界。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有點像廚師,生活給廚師提供了食材,至于能做出什么樣的美食,就看廚師的水平了。一個高明的廚師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材料,都能做出美味佳肴來,廚師的技藝就是藝術表達的技巧。 怎樣寫好童話? 1. 起個好名字。我寫童話的時候,一般要給童話起一個很童話的名字。如《安迪頭上的小鳥》,《老蜘蛛的一百張床》,《一座顛倒的醫(yī)院》,《米粒上的花朵》等等。在我看來,童話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傳達童話本身的內(nèi)容和信息,或者調(diào)動讀者的好奇心。如世界名著《吹牛大王歷險記》,我們一看就會覺得很好玩,幽默、夸張自不待言的?!稅埯惤z漫游奇境記》這個題目,我們一看就知道其中充滿了幻想的色彩。林格倫的《米歐,我的密歐》,傳達出的信息是充滿深情的,是很優(yōu)美的童話。 2.獨特的創(chuàng)意和新穎的構思。要想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作品,就需要大量地閱讀,只有大量閱讀,你才能知道別人寫過什么,你如何與他們寫的不一樣。歌頌友誼的童話比比皆是,可是《夏洛的網(wǎng)》和任何人寫的的都不一樣,這本書寫的是一只豬和一只蜘蛛的故事。同是歷險的童話,《吹牛大王歷險記》《洋蔥頭歷險記》《小老鼠漂流記》《木偶奇遇記》《5月35日》每個都寫得不一樣。他們的區(qū)別不僅僅是主人公的不同,而且主人公的經(jīng)歷也大不相同。 3.寫好童話需要想象力。一個童話如果缺乏想象力,那么它就不可能飛揚起來。但想象力這東西,一半是天賦,另一半來自平時的勤學苦練。說白了,寫作如同任何一門技術活一樣,它需要技能。想做一個童話作家,就需要經(jīng)常去觀察生活,大量閱讀,積累人生經(jīng)驗和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想象力就像地下的水一樣,越挖水越清澈。同樣,它也需要完善。很多作家保持著認真修改和修訂童話的習慣,在我看來,這就是對想象力的一種完善。如孫幼軍的《小布頭奇遇記》,這部稿子他修改了很多次。 地板下面藏著什么?童話作家說地板下面藏著小人。 5月35日會有什么事情發(fā)生?童話作家說一匹馬和一個小孩到遠方探險去了。 在司空見慣的生活中,作家總能憑借想象力發(fā)現(xiàn)一個神奇的世界。 4.童話總要告訴讀者點什么。優(yōu)秀的童話,能讓你哭,也能讓你笑。但笑過哭過之后,我們總能有點兒收獲。我的童話《老蜘蛛的一百張床》里的老蜘蛛做一百個夢睡一百張床之后就能成精了,但他沒有成精,為什么?因為他發(fā)現(xiàn)了比成精更有價值的東西,那就是友誼帶來的快樂,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更有趣的世界。真正優(yōu)秀的童話應該是溫暖心靈的,能豐富人性的,能教會我們點什么的。如果僅僅是熱鬧一場,讀者讀完后什么都沒有留下,那就不會是一篇好童話。老師們講童話的時候經(jīng)常會提到“想象要合情合理”,這句話孩子們聽來很抽象,我理解的這個“合理”的內(nèi)核,就是你的童話要能給讀者留下點什么。
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這里是評論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