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她的這篇作文是抄的!” “抄得棒極了!” 看完這樣的對話,家長們以及教育行業(yè)各路大軍明顯已經按捺不住了,準備立刻“提刀而上”,修正歪風邪氣,樹立教育正旗。各位且慢,容我從事情的開始說起。 從開學到現(xiàn)在,已經進行了三次習作。 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習作,寫出來的作文質量果真是良莠不齊。好的洋洋灑灑能寫一頁多,基礎較差的孩子寫起作文來抓耳撓腮,最后也蹦不出幾個字來。學生寫作文水平差距如此之大,著實讓我頭疼。 在這個周的習作指導課上,我表揚了學生小七,而且在班里讓她讀了自己的作文。
為什么可以“抄”?
怎么做才能讓孩子學會“抄”?
(一)運用多種方式
模仿寫,就是照著例文寫,但是例文的選擇和呈現(xiàn)方式是可以多樣的。
名家經典、課文范例、教師下水文、同伴佳作以及反向例文,都可以成為模仿的對象,而且各有優(yōu)勢。
直接選用名家經典為例文,借用經典中無可替代的典范為小孩寫作示范引領。選為例文時確保完整,所選部分沒有經過較大的刪改,讓孩子在原汁原味中品出真味。
經校者、教者、學習者的不斷磨合、改良,課本作為例文具有無可替代的規(guī)范性,是規(guī)范化表達的最佳范例。在此類例文中,最值得小孩借鑒的就是規(guī)范的選詞、查句、結構,同時賞析課例中的明顯的寫作方法,形成規(guī)范化語言圖式,養(yǎng)成規(guī)范化表達習慣。
教師根據體驗結合教學寫出的下水文能“對癥下藥”,對學生的寫作有極佳的指導作用。
以同伴佳作為例文,借助“伙伴語言”,降低寫作難度,提升寫作趣味,實現(xiàn)協(xié)同發(fā)展。同時,作為佳作”被推選,這類例文的水平略高于同伴中的發(fā)展均值,在同伴中容易產生示范、引領、激發(fā)寫作內驅力的效果。
故意選用漏洞百出的語篇為側文,揭供批判、反思、對比、修正,這是“反向介人”教學策略的具體運用。
當然,例文的呈現(xiàn)模式也很多,以傳統(tǒng)閱讀呈現(xiàn),以聲音呈現(xiàn),以多媒體呈現(xiàn),按需選擇即可。
(二)靈活裁剪范文
教學時供給小孩的例文必須經過教師的檢驗和篩選。
有時候提供全篇確實能保證閱讀的完整性,但更多時候局限于教學時間和教學需要,教師要為其做出選擇,把最有用的部分單獨羅列。
作為例文之前,還可以再次修整,如同剪枝一般,因為這才使文真正成為有意義的教學“用件”。
不同的階段,需要的“用件”也不一樣。
1.基礎階段,模仿優(yōu)美語段中的簡單句式。比如比喻句、反問句、排比句、設問句等句式。
2.上升階段,模仿較為復雜的句式。比如整句、散句、長句、對句以及整散結合、長短結合的句式。
3.拔高階段,模仿構思立意,篇章布局優(yōu)質的文章。比如其在題目、立意、開篇、主體、結構、結尾、語言等方面都有非常顯著的優(yōu)點。
(三)抓住一切時機
作前介入。
使用合適的例文進行作前介入,能夠幫助孩子明確寫作意圖,激活寫作思維,對即將寫的語篇有直觀的感受,幫助他們完成選材、審題、立意、構思等寫作的必須環(huán)節(jié)。孩子通過對例文的解讀,產生切實的體驗,在寫作實踐中模仿運用,使例文成為教學的組成部分。
寫后介入。
寫作先行,例文在寫后介入,是基于寫作的學情不同來考慮的。孩子的寫作水平不同,對即使是統(tǒng)一命題的寫作也會存在極大的差異,寫完再介入例文,能讓孩子通過比對,找到各自的提升點,讓教學目標得以精準落實。
這里是評論的內容這里是評論的內容這里是評論的內容